找到相关内容195篇,用时13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认识菩提心

    大悲心、性见,充分说明了菩提心在大乘菩萨道中的重要性。 西藏的宗喀巴大师在《菩提道次第论》中,将修学佛法的要领归纳为三主要道:即出离心、菩提心、性见。我觉得这一归纳非常精辟,发出离心不是为了个人的出离解脱,而是作为菩提心生起的基础。因为大乘佛教是立足于菩提心,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,所以性见也是为菩提心服务的。从菩提心的发起到成就,必须要通过性见的指导。如果没有性见,即使凡夫心尚且难以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4475170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有了菩提心,其他修行便很容易成就了

    《中观庄严论》中说:有些人依靠性见生起菩提心,有些人依靠菩提心生起性见。 阿底峡尊者是藏地公认的应成派论师,而他所遇到的上师,有些是有部宗的(达玛吉达上师)、有些是唯识宗的(金洲上师),尽管见解比不上尊者,但都是依靠菩提心证悟了般若性,菩提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。 虽然阿底峡尊者的菩提心窍诀来自于三位上师,但此处所讲的,就是金洲上师的教规。 尊者进藏后,依度母的授记,最主要的弟子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262787698.html
  • 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

    ,通过修习性见,使慈悲得到升华。凡夫心是错综复杂的,所以,我们在长养慈悲的同时,往往还伴随着自我、贪执、嗔恨等不良心理。比如有些人是为了博得名声而利他,有些人则会因行善不得理解而心生怨恨,这都会障碍慈悲的成就。因为我执,而难以无限;因为爱憎,而难以平等。所以就需要修习性见,认识到自我及外在世界是因缘所生,其中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。我们执以为真实的一切,只是自我的设定和颠倒妄想,并非客观世界的真相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3011988362.html
  • 如来藏与中观

    宗喀巴在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的“止观章”中,说有三种性见,一者太过,二者不及,三者即为其自宗。如是安立三种见地,实欲尽破当时西藏各宗派的性见而建立自宗。  这个问题牵涉太广,必须详说。  我们先看宗喀巴...宗喀巴的说法,却引起宁玛派及萨迦派的反驳。到了近代,即格鲁派学者亦不完全同意他的理论。  格鲁派学者吉祥法(Gedunchopel1905—1951)于拉萨教授中观时,批评宗喀巴的性见为“断见”。他的...

    谈锡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1767554.html
  • 打造人间佛教的文教空间

    菩萨事业。离此三心,尽管主事者是佛教团体──不论出家、在家,均算不得佛教事业。所以,从事佛教事业,首当确立目标、端正动机、讲究方法,使之与菩提愿、大悲心、性见相应,那么,所行的一切事行,才真能自利...自身的名闻利养着想,也不应为教团的扩张着想。为了正法,为了利益人类,而发心勇进的做去,这才是佛教的教育,佛教教育工作者的精神。”[1]   三、方法──体解缘起无我的性见   佛教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...

    释传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0544117.html
  • 《菩提道次第论》的修学要领

    的核心在于性见,一旦证得空性,所有问题皆迎刃而解,事实并非如此。即使对性有所体认,也不能最终解决问题,因为通达性也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克服凡夫心。见性只是真正修行的开始,之后还要通过修道来巩固它...就是菩提心,唯有它可以统摄出离心和性见。  以大乘佛教的观点来看,唯有菩提心才是成佛的不共因。大乘的修学核心,归根到底就是两点,一是菩提心,一是性见。如果以最简明的方式来概括大乘佛法,无非是这两大...

    济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3149381.html
  • 三士道修学概要

    三、上士道的修学   上士道的修行要点,在于菩提心、菩萨行、性见。其中,性见是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共因。不共声闻的,主要是菩提心和菩萨行。但这种不共并非对立,依然有着内在的联系。   1.解脱道与...常有的现象。所以,在利他过程中时时要以智慧抉择,做完随时放下,就像雁过长一样,不留痕迹。这也就是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   4.修习性见  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094948.html
  • 狮吼棒喝(4)

    生死无常、六道之苦等教法而成就厌离生死苦海之出离心,依靠皈依、因果及性见等修持而成就解脱,这些教法皆为佛陀之金口亲说。如果说这些教法低级,就正是轻视佛陀的开示,也就是贬谤法宝。小乘道上的修持项目是大乘...你在地狱道中投生时,你肯定绝不会怀疑它不存在!当然,以中观应成派的性见去解释的话,地狱与万事万物皆为缘起,并无自性。但即使它是无自性的,并不是说它不存在。你的肉身也是无自性的,但却非不存在。 ...

    祈竹仁波切

    |开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807224279.html
  • 《白文殊仪规》传修法会上的开示

    菩提心的也还不少,但真正能发起菩提心的,却是不可多得而稀若麟凤的,这些就是学修成就最重要的条件:出离心(包含在菩提心内)、菩提心、中观甚深性见——圣道三要。   修一种法,...

    智敏法师

    白文殊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229034244.html
  • 三主要道是我们学修的核心和精髓

    《三主要道》,则更珍贵殊胜,极其稀有难得。  宗喀巴大师以出离心、菩提心、性见建构的三主要道,纠正了我们学佛修行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少流弊。三主要道,即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缘起正见即佛法三根本。我们一旦...进而认识无常、、无我,这是发起出离心的基本认知。而在行为上,则应依戒、定慧处行。发起出离心的最终目标是解脱生死,依八正道而成就。  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,是净法长养之良田,若发起此心,勤行精进,则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0361968.html